Blog

  • VibePPT – AI PPT制作工具,自动选择合适模板、布局

    VibePPT是什么

    VibePPT 是 AI 演示文稿制作工具,通过对话式交互,让用户能快速生成具有专业设计感的演示文稿。用户只需输入主题或内容,VibePPT能智能生成幻灯片,提供多种模板与风格选择,满足不同场景需求。一键美化与排版功能,可自动调整文字、颜色、字体等,使幻灯片美观协调。支持实时预览与编辑,用户可随时查看效果并调整。生成的幻灯片完全可编辑,支持多种文件格式导入导出。

    VibePPT

    VibePPT的主要功能

    • 智能生成幻灯片:用户输入主题或内容后,VibePPT 能快速生成具有专业设计感的演示文稿,自动选择合适的模板、布局和设计元素。
    • 对话式交互:通过自然语言与 AI 进行沟通,用户

      可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AI 会根据指令生成或修改幻灯片内容。

    • 一键美化与排版:具备一键美化功能,自动调整文字排版、颜色搭配、字体大小等,使幻灯片整体风格更加协调美观。
    • 实时预览与编辑:支持实时预览功能,用户可以在生成幻灯片的过程中随时查看效果,进行实时编辑和调整。
    • 多种模板与风格:提供丰富多样的模板和风格选择,涵盖不同行业和场景,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 可编辑性强:生成的幻灯片是完全可编辑的,用户可以自由修改其中的文字、图片、图表等元素。
    • 支持多种文件格式:支持多种文件格式的导入和导出,方便用户将已有的文档、图片等素材导入到 VibePPT.ai 中进行编辑和整合。

    VibePPT的官网地址

    • 官网地址:https://vibeppt.ai/

    VibePPT的产品定价

    • 基础计划:免费体验核心功能,每月 3 次免费创建机会,标准设计风格,基础对话式编辑,有限的布局复制,导出带有水印。
    • 专业计划:每月 20 美元,解锁所有 AI 设计潜力,包括无限使用快速模型、每月 100 次使用专家模型、主题推理模式支持、访问所有高级主题风格、高级 AI 结构推理、高级对话控制和智能建议、无限布局复制、一键草稿到最终版本转换、AiSlides 深度思考模式、无水印 PPTX/PDF 导出、优先响应和技术支持。
    • 团队协作计划:每月 50 美元,5 个座位的团队协作,包括专业计划的所有功能、团队协作空间、共享模板和品牌资产、灵活的成员管理和权限、团队效率分析、专门的客户成功经理。

    VibePPT的应用场景

    • 商务汇报:制作商业计划书、项目汇报、市场分析等商务演示文稿,帮助用户清晰地展示数据和观点,提升汇报的效果和专业性。
    • 教育培训:教师可以快速制作教学课件,将复杂的知识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 会议演讲:为演讲者提供专业的演讲稿和演示文稿,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 个人展示:用于制作个人简历、作品集、活动策划等演示文稿,展示个人的专业能力和创意才华。
  • WhisperLiveKit – 开源AI语音识别工具,支持说话人识别

    WhisperLiveKit是什么

    WhisperLiveKit 是开源的实时语音识别工具,能将语音实时转录为文字,支持说话人识别。工具基于先进的技术如 SimulStreaming 和 WhisperStreaming,提供超低延迟的转录功能。工具完全本地化处理语音数据,确保隐私安全。WhisperLiveKit 支持多种语言,能通过简单的命令快速启动,提供 Web 界面和 Python API,方便开发者和普通用户使用。WhisperLiveKit 适合会议、字幕生成和无障碍辅助等场景,是实时语音识别的理想选择。

    WhisperLiveKit

    WhisperLiveKit的主要功能

    • 实时语音转文字:支持多种语言,能将语音实时转录为文字,适用会议、讲座等场景。
    • 说话人识别:自动区分不同发言者,适合多人会议,确保记录准确。
    • 完全本地化处理:语音数据本地处理,保护隐私,适合敏感信息讨论。
    • 低延迟流式处理:基于先进算法,确保实时转录低延迟,体验流畅。
    • 多种使用方式:提供 Web 界面和 Python API,方便用户和开发者使用,支持 Docker 部署。

    WhisperLiveKit的技术原理

    • SimulStreaming:基于 AlignAtt 策略的超低延迟转录算法,能在语音输入的同时实时生成文字。基于智能缓冲和增量处理,避免传统方法中因语音片段过小导致的上下文丢失和转录不准确的问题。
    • WhisperStreaming:基于 LocalAgreement 策略的低延迟转录算法,适用需要快速响应的场景。工具提供更高的转录效率和更好的实时性,适合实时字幕生成等应用。
    • 说话人识别(Diarization):用先进的说话人识别技术,如 Streaming Sortformer 和 Diart,能实时区分不同发言者的语音。结合语音活动检测(VAD)和说话人嵌入模型,确保说话人识别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 语音活动检测(VAD):用 Silero VAD 等企业级语音活动检测技术,能准确检测语音信号中的有效语音段,减少不必要的处理开销。在无语音输入时自动暂停处理,节省计算资源。

    WhisperLiveKit的项目地址

    • GitHub仓库:https://github.com/QuentinFuxa/WhisperLiveKit

    WhisperLiveKit的应用场景

    • 会议记录:在企业会议或学术研讨中,实时转录会议内容并准确区分不同发言者的身份,方便会后快速整理会议纪要,提高工作效率。
    • 在线教育:对于在线课程和远程教学,为网课实时生成字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 直播字幕:在直播活动中,为直播内容实时生成字幕,支持多种语言,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
    • 无障碍辅助:在公共场所或媒体播放中,为听力障碍者提供实时字幕,帮助用户更好地获取语音信息,促进信息的平等获取。
    • 客服中心:在客服通话中实时转录对话内容,便于后续的质量监控和数据分析,提升客服效率和服务质量。
  • SpatialLM 1.5 – 群核科技推出的空间语言模型

    SpatialLM 1.5是什么

    SpatialLM 1.5 是群核科技推出的强大的空间语言模型。模型基于大语言模型训练,能理解自然语言指令,输出包含空间结构、物体关系和物理参数的空间语言。用户能通过对话交互系统 SpatialLM-Chat,用简单文本描述,生成结构化的 3D 场景,模型能对现有场景进行问答或编辑。比如,输入“生成适合老人居住的客厅”,模型能智能匹配家具模型并完成布局,添加防滑扶手等细节。SpatialLM 1.5能用在室内设计,能为机器人的路径规划等任务提供场景可交互信息,助力解决机器人训练数据难题。

    SpatialLM 1.5

    SpatialLM 1.5的主要功能

    • 自然语言理解与交互:模型能理解用户输入的自然语言指令,支持根据指令生成相应的 3D 场景。
    • 结构化场景生成:支持输出包含空间结构、物体关系和物理参数的“空间语言”,生成结构化的 3D 场景,支持参数化场景生成和编辑。
    • 场景问答与编辑:用户能通过自然语言对生成的场景进行问答或编辑,例如询问“客厅一共有几个门”或要求“在墙上加一幅装饰画”。
    • 机器人训练支持:生成的场景富含物理正确的结构化信息,能用在机器人路径规划、避障训练和任务执行,解决机器人训练数据不足的问题。

    SpatialLM 1.5的技术原理

    •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增强:在 GPT 等大语言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融合 3D 空间描述语言能力构建增强型模型,能理解自然语言,用类编程语言的方式对室内场景进行理解、推理和编辑。
    • 结构化输出:模型输出的“空间语言”包含空间结构、物体关系和物理参数等信息,支持参数化场景生成和编辑,为机器人的路径规划等任务提供必要的场景可交互信息。
    • 对话交互系统:基于 SpatialLM-Chat 对话交互系统,用户能方便地与模型进行交互,实现场景的生成、编辑和问答功能。

    SpatialLM 1.5的应用场景

    • 室内设计与装修:根据用户描述生成适合不同需求的室内设计方案,如老人房、儿童房等,支持实时编辑和优化,提升设计效率和用户体验。
    • 机器人训练与仿真:模型生成的结构化 3D 场景富含物理参数信息,能用在机器人路径规划、避障训练等,解决机器人训练中数据不足的问题,提高训练效果。
    •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快速生成虚拟环境中的 3D 场景,为 VR 和 AR 应用提供沉浸式的交互体验,如虚拟博物馆、虚拟教室等。
    • 建筑设计与规划:模型能生成建筑内部的详细 3D 场景,帮助建筑师和规划师更好地展示设计方案,进行虚拟漫游和效果评估,提前发现和解决问题。
    • 教育与培训:生成虚拟的历史场景、科学实验室等,用在教育和培训中的沉浸式学习,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 Jetson Thor – 英伟达推出的机器人AI计算平台

    Jetson Thor是什么

    Jetson Thor是英伟达推出的高性能机器人和边缘AI计算平台,基于最新的Blackwell GPU架构,AI算力高达2070 TFLOPS,是上一代产品的7.5倍,同时配备128GB显存,支持40-130W的可配置功耗。平台专为物理AI和机器人开发设计,支持多传感器处理、生成式AI模型以及实时推理任务。 Jetson Thor集成NVIDIA Isaac等强大的软件栈,能加速人形机器人、空间智能和视频分析等应用的开发与部署,是推动通用机器人时代到来的关键技术之一。

     Jetson Thor

    Jetson Thor的主要功能

    • 强大的AI计算能力:Jetson Thor基于Blackwell架构,提供高达2070 TFLOPS的AI算力,支持多实例GPU技术,满足复杂AI任务需求。
    • 多传感器处理能力:支持4×25GbE网络和Holoscan Sensor Bridge,实现低延迟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与处理。
    • 实时推理与控制:具备低延迟的实时推理能力,支持边缘设备上多AI模型运行,适配人形机器人等高精度实时控制场景。
    • 软件支持与生态系统:原生支持NVIDIA Isaac、GR00T、Metropolis等软件工具,兼容多种生成式AI框架,能构建丰富生态系统。
    • 灵活的功耗与热设计:功耗40-130W可配置,开发套件集成散热设计,适应不同应用场景。
    • 丰富的接口与扩展性:提供QSFP28、RJ45、USB 3.x、PCIe Gen5等接口,支持多种形态规格,满足多样化扩展需求。
    • 安全与可靠性:提供端到端安全性,确保数据和系统在边缘到云的全流程中安全可靠运行。

    Jetson Thor的规格参数

    Jetson AGX Thor 开发者套件 Jetson T5000 Jetson T4000
    AI 性能 2070 TFLOPS (FP4 — 稀疏) 1200 TFLOPS (FP4 — 稀疏)
    GPU 搭载 96 个第五代 Tensor Core 的 2560 核 NVIDIA Blackwell 架构 GPU 搭载 64 个第五代 Tensor Core 的 1536 核 NVIDIA Blackwell 架构 GPU
    具有 10 个 TPC 的多实例 GPU (MIG) 具有 6 个 TPC 的多实例 GPU (MIG)
    GPU 最大频率 1.57 GHz
    CPU 14 核 Arm® Neoverse®-V3AE 64 位 CPU 12 核 Arm® Neoverse®-V3AE 64 位 CPU
    每个核心 1 MB 二级缓存 每个核心 1 MB 二级缓存
    16 MB 共享系统三级缓存 16 MB 共享系统三级缓存
    CPU 最大频率 2.6 GHz
    视觉加速器 1 个 PVA v3
    显存 128 GB 256 位 LPDDR5X 64 GB 256-bit LPDDR5X
    273 GB/s 273 GB/s
    存储 1 TB NVMe M.2 Key M 插槽 通过 PCIe 支持 NVMe
    通过 USB3.2 支持 SSD
    视频编码 6x 4Kp60 (H.265)
    12x 4Kp30 (H.265)
    24x 1080p60 (H.265)
    50x 1080p30 (H.265)
    48x 1080p30 (H.264)
    6x 4Kp60 (H.264)
    视频解码 4x 8Kp30 (H.265)
    10x 4Kp60 (H.265)
    22x 4Kp30 (H.265)
    46x 1080p60 (H.265)
    92x 1080p30 (H.265)
    82x 1080p30 (H.264)
    4x 4Kp60 (H.264)
    摄像头 通过 QSFP 插槽的 HSB 摄像头 多达 20 个 HSB 摄像头
    USB 摄像头 多达 6 个使用 16x 通道 MIPI CSI-2摄像头
    多达 32 个使用虚拟通道的摄像头
    C-PHY 2.1 (10.25 Gbps)
    D-PHY 2.1 (40 Gbps)
    PCIe 支持 x4 PCIe 5.0 的 M.2 Key M 插槽 高达 Gen5 ( x8 通道)
    支持 x1 PCIe 5.0 的 M.2 Key E 插槽 仅根端口 — C1 (x1) 和 C3 (x2)
    根点或端点 — C2 (x1), C4 (x8) 和 C5 (x4)
    USB 接口 2 个 USB-A (3.2 Gen2) 集成 PHY 的 xHCI 主机控制器 (最高)
    2 个 USB-C (3.1) 3 个 USB 3.2 接口
    4 个 USB 2.0 接口
    网络 1 个 5GBe RJ45 接口 4 个 25 GbE 3 个 25 Gbe
    1 个 QSFP28 (4 个 25 GbE)
    显示器 1 个 HDMI 2.0b 4 个共享 HDMI2.1
    1 个 DisplayPort 1.4a VESA DisplayPort 1.4a—HBR2、MST
    其他 I/O QSFP 连接器 5 个 I2S/ 2 个音频集线器 (AHUB) 、2 个 DMIS、4 个 UART、4 个 CAN、3 个 SPI、13 个 I2C、6 个 PWM 输出 5 个 I2S/ 2 个音频集线器 (AHUB) 、2 个 DMIS、4 个 UART、3 个 SPI、13 个 I2C、6 个 PWM 输出
    M.2 Key E 扩展槽 ( WLAN/ BT、x1 PCIe、USB2.0、UART、I2C、I2S)
    M.2 Key M 连接器 (用于存储的 NVMe)
    PCIe x 4 通道、I2C、PCIe x 2 通道
    2 个 13 针 CAN 接头
    2 个 6 针自动化接头
    LED
    JTAG 连接器 (2 x 5 针接头)
    1 个风扇接口 – 12V、PWM 和 Tach
    音频面板接头 (2 个 5 针)
    Microfit 电源插座
    RTC 备用电池连接器 2 针
    功率 40 瓦 – 130 瓦 40 瓦 – 130 瓦 40 瓦 – 75 瓦
    外观尺寸 243.19 mm x 112.40 mm x 56.88 mm 100 mm x 87 mm
    导热板 (TTP) 和可选的风扇或散热器 699 针 B2B 连接器
    带热管的集成导热板 (TTP)

    Jetson Thor的价格配置

    • Jetson AGX Thor开发者套件:售价3499美元(约合人民币25000元),已正式发售。
    • Jetson T5000模组:购买1000片以上单价2999美元,已正式发售。

    Jetson Thor的购买地址

    • Jetson Thor官网购买地址:https://developer.nvidia.com/buy-jetson

    Jetson Thor的应用场景

    • 人形机器人:Jetson Thor提供强大的AI算力和实时控制能力,支持人形机器人进行复杂任务执行和自然语言交互。
    • 空间智能:通过高效的视觉AI处理能力,适用实时视频监控和分析,提升智能监控系统的性能。
    • 医疗机器人:高精度的实时图像处理和AI推理,适用手术辅助和康复机器人,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
    • 工业自动化:Jetson Thor支持复杂的运动控制和多传感器数据处理,适用工业机械臂和质量检测系统,提升生产效率和精度。
    • 物流与配送:实时导航和路径规划能力,适用物流仓库中的自主移动机器人,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 SpatialGen – 群核科技开源的3D场景生成模型

    SpatialGen是什么

    SpatialGen 是群核科技开源的 3D 场景生成模型。模型基于扩散模型架构,支持根据文字描述、参考图像和 3D 空间布局,生成时空一致的多视角图像,且能进一步得到 3D 高斯场景并渲染漫游视频。模型依托海量室内 3D 场景数据,生成的图像视觉真实,物体在不同镜头下空间属性和物理关系准确,能让用户自由穿梭场景,沉浸体验。SpatialGen解决了现有视频生成模型空间一致性问题,为 AI 视频创作等提供强大工具。

    SpatialGen

    SpatialGen的主要功能

    • 多视角图像生成:根据文字描述、参考图像和3D空间布局,生成具有时空一致性的多视角图像,确保同一物体在不同视角下保持准确的空间属性和物理关系。
    • 3D高斯场景生成:进一步将生成的多视角图像转化为3D高斯场景,支持渲染漫游视频,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3D空间体验。
    • 时空一致性保障:在生成的视频中,物体的形状和空间关系在多帧画面中保持稳定和连贯,解决现有视频生成模型中常见的空间一致性问题。
    • 参数化布局可控生成:支持基于参数化布局的可控生成,未来能实现更丰富的结构化场景信息控制,满足不同用户对场景生成的具体需求。

    SpatialGen的技术原理

    • 多视角扩散模型:SpatialGen基于扩散模型架构,通过在3D空间中采样多个相机视角,将3D布局转化为对应视角的2D语义图和深度图,结合文字描述和参考图像,基于扩散模型生成每个视角对应的RGB图像,及语义图和深度图。
    • 大规模高质量数据集:依托群核科技海量的室内3D场景数据,数据为模型训练提供丰富的素材,使生成的图像在视觉上更加真实,物体的空间关系更加准确。
    • 3D重建算法:通过重建算法将生成的多视角图像转化为3D高斯场景,实现从2D图像到3D场景的转换,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交互体验。
    • 时空一致性技术:通过特定的算法和技术,确保生成的多视角图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一致性,避免物体在不同帧之间出现位置偏移、空间逻辑混乱等问题,提高视频生成的质量和可用性。

    SpatialGen的项目地址

    • GitHub仓库:https://github.com/manycore-research/SpatialGen
    • HuggingFace模型库:https://huggingface.co/manycore-research/SpatialGen-1.0

    SpatialGen的应用场景

    • 室内设计与装修:根据用户输入的描述或户型图生成多种室内设计方案,帮助设计师快速呈现效果并优化方案,提升设计效率。
    •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为 VR 和 AR 应用生成逼真的 3D 场景,提供沉浸式体验,如虚拟展览馆、旅游景点等,增强用户交互感。
    • 游戏开发:快速生成游戏中的 3D 场景和环境,如室内场景、城市街道等,加速游戏开发流程,降低开发成本,丰富游戏场景。
    • 机器人训练与仿真:生成家庭、工业车间等 3D 场景用于机器人训练,提供丰富的训练数据,提高机器人适应性和性能。
    • 影视制作与动画:SpatialGen 能生成高质量 3D 场景和动画,如未来城市、古代建筑等,用在影视制作和动画背景,提高制作效率,提供逼真视觉效果。
  • EchoMimicV3 – 蚂蚁集团推出的多模态数字人视频生成框架

    EchoMimicV3是什么

    EchoMimicV3是蚂蚁集团推出的高效多模态、多任务数字人视频生成框架。框架拥有13亿参数,基于任务混合和模态混合范式,结合新颖的训练与推理策略,实现快速、高质量、强泛化的数字人视频生成。EchoMimicV3基于多任务掩码输入和反直觉任务分配策略,及耦合-解耦多模态交叉注意力模块和时间步相位感知多模态分配机制,让模型在仅13亿参数下,能在多种任务和模态下表现出色,为数字人动画领域带来重大突破。

    EchoMimicV3

    EchoMimicV3的主要功能

    • 多模态输入支持:模型能处理多种模态的输入,包括音频、文本、图像等,实现更丰富和自然的人类动画生成。
    • 多任务统一框架:将多种任务整合到一个模型中,如音频驱动的面部动画、文本到动作生成、图像驱动的姿态预测等。
    • 高效推理与训练: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基于优化的训练策略和推理机制,实现高效的模型训练和快速的动画生成。
    • 高质量动画生成:支持生成高质量、自然流畅的数字人动画。框架生成的动画在细节和连贯性上表现出色,能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 强泛化能力: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能适应不同的输入条件和任务需求。

    EchoMimicV3的技术原理

    • 任务混合范式(Soup-of-Tasks):EchoMimicV3用多任务掩码输入和反直觉的任务分配策略。模型能在训练过程中同时学习多个任务,实现多任务的增益无需多模型的痛苦。
    • 模态混合范式(Soup-of-Modals):引入耦合-解耦多模态交叉注意力模块,用在注入多模态条件。结合时间步相位感知多模态分配机制,动态调整多模态混合。
    • 负直接偏好优化(Negative Direct Preference Optimization)和相位感知负分类器自由引导(Phase-aware Negative Classifier-Free Guidance):两种技术确保模型在训练和推理过程中的稳定性。基于优化训练过程中的偏好学习和引导机制,模型能更好地处理复杂的输入和任务需求,避免训练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和生成结果的退化。
    • Transformer架构:EchoMimicV3基于Transformer架构构建,用强大的序列建模能力处理时间序列数据。Transformer架构的自注意力机制使模型能有效地捕捉输入数据中的长距离依赖关系,生成更加自然和连贯的动画。
    • 大规模预训练与微调:模型通过在大规模数据集上进行预训练,学习通用的特征表示和知识。在特定任务上进行微调,适应具体的动画生成需求。预训练加微调的策略使模型能充分利用大量的无监督数据,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性能。

    EchoMimicV3的项目地址

    • 项目官网:https://antgroup.github.io/ai/echomimic_v3/
    • GitHub仓库:https://github.com/antgroup/echomimic_v3
    • HuggingFace模型库:https://huggingface.co/BadToBest/EchoMimicV3
    • arXiv技术论文:https://arxiv.org/pdf/2507.03905

    EchoMimicV3的应用场景

    • 虚拟角色动画:在游戏、动画电影和虚拟现实(VR)中,根据音频、文本或图像生成虚拟角色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让角色更加生动逼真,提升沉浸感。
    • 特效制作:在影视特效中,快速生成高质量的人物动态表情和肢体动作,减少人工建模和动画制作的时间与成本,提高制作效率。
    • 虚拟代言人:在广告和营销领域,创建虚拟代言人,根据品牌需求生成符合品牌形象的动画内容,用在广告宣传和社交媒体推广,增强品牌影响力。
    • 虚拟教师:在在线教育平台生成虚拟教师的动画,根据教学内容和语音讲解呈现相应表情和动作,让教学过程更生动有趣,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 虚拟社交:在社交平台,用户生成自己的虚拟形象,根据语音或文字输入实时生成表情和动作,增强社交互动性和趣味性。
  • 如何用AI生成短视频创意,FD Studio一站式服务内容创作者

    FD Studio是什么

    FD Studio 是深圳市浮点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 AI 辅助影视和短视频创意管理平台。面向短片、广告、自媒体等多领域创作者,解决创意前期流程碎片化、协作低效、素材管理混乱等问题,通过整合 AI 生成能力与结构化项目管理,为创作者提供高效创作体验。FD Studio 拥有全能设定管理能力,可集中管理剧本、角色、分镜头表等前期内容,告别多平台切换与文件版本混乱。强大 AI 辅助生成能力可一键生成剧本大纲、角色设定、分镜头脚本等,支持多模型并行运行通道,确保风格一致性。高效多人协作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的团队协作,保护用户创意安全。

    FD Studio

    FD Studio的主要功能

    • 全能设定管理:集中管理剧本、角色、分镜头表、场景、道具及参考素材等前期内容,支持无限量素材上传,提供可视化角色关系图和镜头语言分析等功能,帮助创作者系统化梳理复杂设定。
    • 强大 AI 辅助生成:深度集成中国领先的多模态 AI 模型,如通义千问、可灵、即梦等,可一键生成剧本大纲、角色设定、分镜头脚本,生成角色设定图、场景概念图及动态分镜(视频),支持多模型并行运行通道,减少排队等待时间,确保角色与风格一致性。
    • 高效多人协作:创作者可创建空间、邀请成员加入项目,并设置细粒度访问权限,实现安全高效的团队协作。平台使用国际领先加密技术及顶级云存储系统,确保用户创意安全。
    • 创意全流程管理:在一个系统上管理故事(剧本)、角色、分镜头、素材等所有前期创意。
    • 其他贴心功能:可视化分析镜头语言、通过 LRC 歌词生成分镜头脚本、绘制角色关系图等。

    FD Studio

    如何使用FD Studio

    • 创建账户并登录:访问 FD Studio 官网:www.fdstudio.cn,注册并创建个人或团队账户。
    • 创建项目:登录后,创建新的项目,选择项目类型(如短片、广告、自媒体等)。
    • 管理创意资产:在项目中,集中管理剧本、角色、分镜头表、场景、道具等前期内容,上传参考素材。
    • 利用 AI 辅助生成:使用平台的 AI 功能,一键生成剧本大纲、角色设定、分镜头脚本等,生成角色设定图和场景概念图。
    • 团队协作:邀请团队成员加入项目,为不同成员设置访问权限,进行协作创作。
    • 导出与分享:完成创作后,导出项目文件,或直接在平台上分享给团队成员或客户。

    FD Studio

    FD Studio的应用场景

    • 影视制作:帮助影视团队在项目前期快速生成剧本、角色设定和分镜头脚本,提高创作效率。
    • 广告创意:为广告公司提供创意灵感和内容生成工具,加速广告创意的形成和优化。
    • 自媒体创作:自媒体创作者可以利用 FD Studio 快速生成内容创意,提升内容质量和吸引力。
    • 文学创作:辅助文学创作者进行故事构思和角色设定,激发创作灵感。
  • VibeVoice – 微软推出的开源文本转语音模型

    VibeVoice是什么

    VibeVoice 是微软推出的新型文本到语音(TTS)模型,能生成富有表现力、长篇幅、多说话者的对话式音频,如播客。模型通过创新的连续语音标记化技术和下一代标记扩散框架,结合大型语言模型(LLM),实现高效处理长序列音频的能力,同时保持高保真度。VibeVoice 能合成长达90分钟的语音,支持多达4位不同说话者,突破传统TTS系统的限制,为自然对话和情感表达提供新的可能。

    VibeVoice

    VibeVoice的主要功能

    • 多说话者支持:能生成多达4位不同说话者的对话式音频,适用播客、有声读物等场景。
    • 长篇幅对话:支持生成长达90分钟的连续语音,突破传统TTS系统在长度上的限制。
    • 富有表现力的语音:根据文本内容生成带有情感和语调的语音,让对话更加自然和生动。
    • 跨语言支持:支持多种语言的语音合成,能处理跨语言的对话场景。
    • 高保真音频:生成的语音质量高,接近人类的自然语音,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 实时交互:能实时生成语音,支持动态对话和交互式应用。

    VibeVoice的技术原理

    • 连续语音标记化:用连续的语音标记化技术,将音频信号分解为语义和声学标记。标记用极低的帧率(如7.5 Hz)运行,提高计算效率,同时保留音频的高保真度。语义标记器(Semantic Tokenizer)负责处理文本内容,提取语义信息;声学标记器(Acoustic Tokenizer)负责生成具体的音频细节。
    • 下一代标记扩散框架:基于扩散模型的生成框架,结合大型语言模型(LLM)理解文本上下文和对话流程。扩散模型通过逐步细化生成的音频标记,最终生成高质量的语音信号。
    • 多说话者一致性:通过特定的说话者嵌入(Speaker Embeddings)技术,确保不同说话者的声音特征在长篇幅对话中保持一致。模型支持多说话者的语音合成,能自然地处理说话者之间的切换和对话流程。
    • 高保真音频生成:用先进的声码器(Vocoder)技术,将生成的标记转换为高质量的音频信号。通过优化声码器的参数,确保生成的语音在音质上接近人类的自然语音。

    VibeVoice的项目地址

    • 项目官网:https://microsoft.github.io/VibeVoice/
    • GitHub仓库:https://github.com/microsoft/VibeVoice
    • HuggingFace模型库:https://huggingface.co/collections/microsoft/vibevoice-68a2ef24a875c44be47b034f
    • 技术论文:https://github.com/microsoft/VibeVoice/blob/main/report/TechnicalReport.pdf

    VibeVoice的应用场景

    • 播客制作:支持生成多达4位不同说话者的对话式音频,支持长达90分钟的连续语音,非常适合制作多主持人播客节目,让播客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 有声读物:生成富有情感和语调的语音,让有声读物更加生动有趣,提升听众的阅读体验。
    • 虚拟助手:生成的语音自然流畅,适合用于虚拟助手的语音交互,为用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增强用户体验。
    • 教育和培训:适合模拟课堂讨论等教学场景,情感表达功能让互动式教学材料更加生动,提高学习效果。
    • 娱乐和游戏:为虚拟角色生成富有表现力的语音,增强游戏和互动娱乐应用的沉浸感,让玩家有更真实的体验。
  • DeepCode – 港大实验室推出的多Agent代码生成平台

    DeepCode是什么

    DeepCode 是香港大学数据智能实验室推出的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代码生成平台。DeepCode 能将研究论文、自然语言描述等转化为高质量的生产就绪代码,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框架。平台具备 Paper2Code、Text2Web 和 Text2Backend 等功能,支持从算法实现到前后端开发的自动化。基于智能协调和高效记忆机制,DeepCode 提高了代码生成的效率和质量,为开发者提供强大的工具,加速从概念到代码的转化过程。

    DeepCode

    DeepCode的主要功能

    • Paper2Code:将复杂算法从研究论文转化为高质量的生产就绪代码。
    • Text2Web:将文本描述转化为功能齐全、视觉上吸引人的前端网页代码。
    • Text2Backend:从简单文本输入生成高效、支持扩展且功能丰富的后端代码。
    • 多接口支持:提供 CLI 和 Web 界面,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 自动化测试与文档生成:自动生成单元测试和文档,确保代码质量。
    • 智能检索与推荐:基于 CodeRAG 系统提供全局代码理解和推荐。

    DeepCode的技术原理

    • 多智能体架构
      • 中央协调智能体:负责整体工作流的执行和决策。
      • 意图理解智能体:解析用户需求,提取功能规范和技术约束。
      • 文档解析智能体:处理技术文档和研究论文,提取算法和方法。
      • 代码规划智能体:进行架构设计和技术栈优化。
      • 代码引用挖掘智能体:发现相关代码库和框架,分析兼容性和集成潜力。
      • 代码索引智能体:构建代码库的知识图谱,实现智能检索和交叉引用。
      • 代码生成智能体:合成可执行代码实现,生成测试套件和文档。
    • 智能协调与动态任务规划:动态选择最优处理策略,根据输入复杂性调整工作流。平台支持实时任务分配和并行处理,提高效率。
    • 高效记忆机制:基于智能压缩和分层记忆结构,管理大规模代码上下文,支持即时检索,保持上下文一致性,确保代码生成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 高级 CodeRAG 系统:结合语义向量嵌入和基于图的依赖分析,自动发现最优代码库和实现模式,提供全局代码理解和推荐,提高代码生成效率和质量。
    • 自动化测试与文档生成:自动生成单元测试和文档,通过静态分析和动态测试检测潜在问题,降低代码理解和维护难度。

    DeepCode的项目地址

    • GitHub仓库:https://github.com/HKUDS/DeepCode

    DeepCode的应用场景

    • 学术研究:将研究论文中的算法转化为代码,加速学术成果的验证和应用。
    • 软件开发:快速生成前端和后端代码,提高开发效率,减少重复工作。
    • 企业级应用:生成可运行的原型代码,加速产品迭代和市场验证,降低开发成本。
    • 教育与培训:为学生提供代码生成工具,辅助教学,帮助理解编程概念。
    • 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自动生成数据处理和机器学习模型代码,提高开发效率。
  • XBai o4 – 开源的并行推理模型,高质量的推理轨迹

    XBai o4是什么

    XBai o4是开源的大语言模型,基于“反射生成形式”训练,结合长CoT强化学习和过程奖励学习,在复杂推理能力上表现出色,中等模式下已超越OpenAI-o3-mini。XBai o4基于共享PRMs和策略模型的主干网络,显著降低推理成本。模型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如AIME24、LiveCodeBench v5等。模型支持单节点和多节点训练,提供详细的安装和评估流程,为开发者提供强大的工具和灵活的使用方式。

    XBai o4

    XBai o4的主要功能

    • 复杂推理能力:能处理多步骤的复杂逻辑推理和数学问题,生成高质量的推理轨迹。
    • 高效推理:基于共享PRMs和策略模型的主干网络,显著降低推理成本,提高推理效率。
    • 多语言支持:支持多种语言,能处理和生成高质量的文本内容,适用多种自然语言处理任务。
    • 灵活的训练和部署:提供详细的训练和部署指南,支持单节点和多节点训练,方便开发者根据硬件条件进行模型训练。
    • 多任务学习:结合多种任务进行训练,包括语言建模、数学推理和逻辑推理,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适应性。

    XBai o4的技术原理

    • 反射生成形式(Reflective Generation Form):XBai o4用“反射生成形式”训练,结合“长CoT(Chain of Thought)强化学习”和“过程奖励学习”,模型能同时实现深度推理和高质量推理轨迹的选择。
    • 过程奖励学习(Process Reward Learning):过程奖励学习是强化学习方法,基于奖励模型在推理过程中的表现,让模型能更好地学习推理过程中的中间步骤,提高整体推理能力。XBai-o4基于共享PRMs和策略模型的主干网络,进一步优化推理过程,降低计算成本。
    • 多任务学习:模型在训练过程中结合多种任务,包括语言建模、数学推理、逻辑推理等。多任务学习方法使模型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提高其泛化能力。基于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进行评估,展示了在不同任务上的优异表现。
    • 高效推理架构:模型用高效的推理架构,基于优化模型的结构和计算过程,提高推理速度。例如,模型支持多种推理模式,用户能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式,平衡推理速度和准确性。模型提供详细的推理流程和评估方法,方便用户在实际应用中进行优化和调整。

    XBai o4的项目地址

    • GitHub仓库:https://github.com/MetaStone-AI/XBai-o4/
    • HuggingFace模型库:https://hf-mirror.com/MetaStoneTec/XBai-o4

    XBai o4的应用场景

    • 教育领域: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复杂的数学和逻辑问题解答,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解题过程。
    • 科研辅助:在科研工作中,用在文献综述、实验设计思路的生成,及复杂科学问题的推理分析。
    • 编程辅助:能为开发者提供代码生成、逻辑推理和问题排查的建议,提高编程效率和代码质量。
    • 内容创作:在文案撰写、创意写作等方面,快速生成高质量的文本内容,激发创作者的灵感。
    • 智能客服:为用户提供精准的问题解答和解决方案,提升客服效率和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