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腾讯论坛上,腾讯研究院联合腾讯优图实验室、腾讯云智能、腾讯科技联合推出《共生伙伴:2025人工智能十大趋势》报告,揭示AI技术从工具属性向“共生伙伴”角色的深刻转变。随着基础模型、多模态融合、具身智能等技术的突破,AI正逐步融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工作、生活乃至社会运行的核心组成部分。以下为十大趋势的精华总结。
获取《腾讯研究院2025人工智能十大趋势》PDF原文件,扫码关注回复:20250726
序言
- 序言一:司晓《从智能工具到共生伙伴》
司晓在序言中指出,AI正经历从“工具”到“共生伙伴”的深刻转变。随着强化学习、多模态融合等技术的突破,大模型不仅具备推理与行动能力,还能实现情感化交互。AI不再是被动执行指令的工具,而是能主动理解用户需求、优化生活与工作的“人生合伙人”。未来,空间智能和具身智能将推动AI从数字世界走向物理世界,完成从“会聊天”到“懂世界”的跨越。
- 序言二:吴运声《打造更好用的AI》
吴运声强调,AI的未来不仅是技术竞赛,更是产业落地的能力比拼。腾讯聚焦“离产业更近的AI”,通过模型层(如混元大模型)、平台层(如智能体开发平台)和应用层(如金融、制造场景解决方案)的三层布局,推动AI从“有能力”到“有用处”。他认为,AI的下一阶段将围绕安全、可控和普惠展开,让技术真正成为企业与社会的价值驱动力。
趋势01 强化学习:引领大模型推理与行动能力突破
强化学习从“对齐人类偏好”(RLHF)转向“基于可验证结果优化”(RLVR),推动大模型从内容生成迈向复杂问题解决。例如,AI在医疗、金融等领域通过强化学习实现自主决策,甚至发现超越人类经验的新策略。
趋势02 原生多模态生成:感知与生成的统一
AI从单一模态处理转向跨模态统一建模,实现文本、图像、音频的联合理解与生成。例如,OpenAI的GPT-4o和Sora模型已能无缝处理多模态信息,重塑影视创作、电商推荐等行业的交互体验。
趋势03 声音模型的情感智能进化
语音合成技术从机械朗读升级为情感化表达,结合多模态能力,AI声音可实时生成音乐、配音,甚至驱动虚拟角色互动,成为教育、医疗、娱乐领域的“情感伙伴”。
趋势04 智能体双轨进化:编排类与端到端并行
- 编排类Agent:如AutoGPT,通过调度工具和API完成复杂任务,在企业级应用中强调可控性。
- 端到端Agent:如OpenAI的o3模型,内化推理与工具使用能力,在专业领域(如科研、编程)展现深度自主性。
趋势05 LifeOS:AI成为个性化生活操作系统
AI从单次任务工具演变为持续陪伴的“数字自我”,整合用户长期记忆、习惯与情绪数据,主动优化日程、健康管理,甚至提供情感支持,如ChatGPT的Memory功能。
趋势06 智力即服务:智能化工作流赋能产业
企业通过AI Agent重构业务流程,将知识从“静态资产”转化为“可调度认知系统”。例如,微软365 Copilot通过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实现企业知识的实时调用与决策支持。
趋势07 游戏智能体:虚拟世界的沉浸式进化
游戏AI从脚本化NPC发展为具备情感与社交能力的“数字生命”,如《暗区突围》的AI队友能动态适配玩家风格,推动元宇宙社交生态的成熟。
趋势08 具身智能的“GPT-2时刻”
基础模型(如VLA多模态模型)、数据工程与仿真平台的协同突破,推动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量产。例如,特斯拉Optimus和腾讯“小五”机器人已在制造、家庭服务中展现类人行动能力。
趋势09 空间智能:AI从词元到体素的跨越
AI开始理解三维空间(体素),赋能自动驾驶、XR混合现实等领域。李飞飞的World Labs致力于生成可交互3D场景,为智慧城市、建筑设计提供新工具。
趋势10 测试转量产:具身智能本体加速成熟
人形机器人运动、感知系统标准化,逐步应用于物流、护理等高需求场景。Figure 02、Agility Digit等产品已实现千台级量产,标志AI从“数字大脑”迈向“物理执行”。
获取《腾讯研究院2025人工智能十大趋势》PDF原文件,扫码关注回复: 20250726